手游版权问题密集爆发

  手机游戏,简称“手游”,是指运行于手机上的游戏软件。近年来,手机游戏用户、销售收入大幅度增加,手游行业迎来高速增长期。但在令人振奋的行业发展数据背后,版权问题也密集爆发.

  在移动互联网大张旗鼓地改变现代人生活的今天,手机游戏已经不仅仅局限在“贪吃蛇”和“俄罗斯方块”的时代,几乎各种成熟的网络游戏都有了手机版,越来越多的动漫作品几乎将电影版和游戏同时上线,而像《爸爸去哪儿》这样的电视节目也开始涉足手游,开发同名手机游戏,将节目核心元素植入手游,继续进行版权的延伸开发。据报道,去年12月6日首发当天,《爸爸去哪儿》手游版下载量就突破百万。

  《2013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》显示,2013年,中国移动游戏用户数约为3.1亿人,同比上升248.4%;整个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112.4亿元人民币,同比上升246.9%。《报告》还指出,自2008年起,移动游戏市场的用户、销售收入和市场占有率这三项数据均获得空前高速的增长。

  在令人振奋的行业发展数据背后,手游版权问题也密集爆发。《中国新闻出版报》记者与业界进行交流时发现,近来不少版权热点事件都与手游相关,不管是国内外的手游企业还是相关法律专家,谈到手游,离不开的一个关键词就是“版权”。

  从2013年中国手游收入成倍增长可以看出,这个行业是一个赚钱的香饽饽,而从行业发展的要素——研发、渠道、内容来看,最值钱的还是内容,也就是版权。

  随着国内手游产业高歌猛进,优质的版权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。有实力的商家纷纷斥巨资收购知名版权作品,加速进行跑马圈地,如腾讯早早将日本集英社11部漫画电子版权独家授权收入囊中;搜狐畅游拿到了金庸11部作品的正版授权;360手机助手于2014年年初,一鼓作气与迪士尼签下全平台合作,近日更有消息称360将入股日本手游开发商KLab,意在抢夺优质版权。

  中新游戏研究中心分析师王旭在接受中国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认为,2014年面对仍然不断增长的庞大用户需求,引入优秀版权的精品休闲游戏将不断涌现,进一步推动手游市场规模的扩大。面对全新的发展趋势,各大手游研发商、发行商、渠道商重新开始整理思路。优质版权成为厂商竞争的主要焦点,争夺优质的版权游戏产品的首发权也成为各大渠道的主要竞争策略。